文史研究
研究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列表

新时期文化建设简论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1022

张学军  孙炳芳

  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国力,集中表现为全民族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而产生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还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放到头等重要的战略位置,并不是人们的随意拔高,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速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依据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对文化建设事业的最新认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因此,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①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②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二、崇尚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并到某一种文化之中。作为既定形态的文化存在,它即包括科技器物,又包括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它既是知识的生产,又是精神的创造。因此,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忽视科学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发展。科技文化不仅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作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改变着人类的思想模式,推动着人类的观念更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科学在全民族中的运用和推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以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和思想手段,其根源在于贯穿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索中的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直接产物,最贴近文化发生的根源。科学相信事实,它不相信任何偶像,不囿于任何传统,不承认任何教条,不听命于任何权威,不屈从于任何压力。在科学面前,谎言虚假绝无藏身之地。因此,科学的精神实质就是“实事求是”,只承认“实事”,只崇尚“求是”。与艺术追求多样性和个性等相反,科学以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对象,旨在发现事物的共同规律;科学的理性精神崇尚客观、公正,讲究精确、具体、事事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科学始终保持着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渴望,具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人们不怕犯错误,但应勇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不盲从,不固步自封,崇尚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科学精神的这种求实性和创新性,使科技文化成为一种朝气蓬勃、永远向上的最活跃的革命因素,为我们战胜愚昧偏见,抵抗腐朽落后,摆脱宗教迷信,改变陈规陋习提供了武器。

  社会可以通过迷信和宗教达到秩序,也可以通过强权政治达到一种有序,但这都不是文明社会的标志,都不是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有序。只有绝大多数的公民具有科学理性的文化素养,科学精神已成为一种不需要意识控制的习惯,才能真正达到社会稳定,社会也才能在稳定中自发地向文明进步,才能为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十五大报告提出:“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这是科学文化及贯穿其中的科学精神构成先进文化的基础和最活跃的因素。

  三、健康多彩的文化生活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造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把江泽民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多出精品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食粮,使我们的文化环境绚丽多彩。这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

  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我们整个事业的方向盘和主心骨,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尤其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同时也为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振聋发聩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是文艺也是整个文化建设事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根本上说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结构、现代化进程和综合国力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本。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千百万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外交、国际等各个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批具有开拓奉献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3.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取决于社会科学的进步。在现阶段,社会科学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同时我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内涵、性质和方向。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的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围绕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疑点等问题开展研究。只有始终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社会科学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满足时代的需要,更紧密地为现实服务。

  4.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

  先进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③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融合的基础上超越,是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以及访问美国时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深刻地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我国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的内在关系,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我们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扬弃和发展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

  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④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合理成分,是推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其民族性。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真理和谬误混杂,对此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历史文化的实际和中国现实出发,进行认真地清理、研究、扬弃、发展、更新,以便较好地古为今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有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思想内容,其中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重民贵民的民本思想;注重和谐的“和合”思想和“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精神;直面现实、践履笃实、不尚空谈的务实精神;扬善抑恶,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精神;“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仁爱”精神以及崇尚道德、重视群众、勇于奉献、宽人严己、追求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此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在现实中重放异彩,发挥应有的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渗透和灌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

  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我们一定要有世界眼光,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同时,在文化交流中必须严防西化。邓小平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⑤坚决抵制各种昏庸思想文化的侵蚀,维护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作者: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副教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