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
史料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料档案  > 列表

沿着《讲话》开辟的道路建设新世纪文艺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1053

  张宝泉

  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中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经典文献,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导了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目的论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讲话》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工人、农民、兵士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是完成“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的主体力量。所以,当时的革命文艺从性质上来讲,是真正的民族文艺和人民文艺。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虽然人民的范围已经扩大,几乎可以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和爱国者,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任务也已经发生了重心转移,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个方向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在全国第七次文代会和第六次作代会上,江泽民指出当代文艺工作者“应该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推进我国文艺的创新和繁荣,努力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时代的进步精神的作品,用以教育人、鼓舞人和鞭策人,为繁荣祖国文艺的百花园,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坚持‘二为’方向”,“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江泽民对文艺工作者服务人民大众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而要完成这一光荣使命,适应时代生活内容的发展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就必须与时俱进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其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境界论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审美追求描绘出了理想的蓝图。抗日战争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这样的伟大历史运动和它的主体力量——人民大众服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主体的立场、态度、世界观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主体素质问题。不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文艺工作者就会游离于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的伟大运动之外,沉浸于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人格境界就落伍于社会和时代的潮流,就失去了进入审美境界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在《讲话》中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虽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强调文艺作品的功利目的,但毛泽东作品境界说的精华以及指向生活现实的大美学意境,不能不说是毛泽东对人类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

  其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策略论为中国文艺开辟出了一条现实的发展道路。《讲话》发表后解放区文艺取得的空前成就,和我们在其后的某些历史阶段背离《讲话》精神所造成的文艺界的灾难性后果,用铁的事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一条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客观真理:正确坚持、运用、发展和弘扬《讲话》精神,文艺事业就兴旺发达;错误运用、偏离和极端化、绝对化《讲话》精神,文艺事业就衰败凋零。在我国文艺事业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之后,重温毛泽东的《讲话》,其中的一系列策略性原则至今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生活源泉论。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些自然的东西,粗糙的东西,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以,一切有出息的作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虽然今天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每一个作家艺术家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的方式方法、范围和重点各有不同,但深入生活,积累素材的普遍规律并未改变。正因如此,江泽民同志在第七次全国文代会、第六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希望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牢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个真理。”并把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意义,充分认识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新世纪文艺工作者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这正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世纪的发扬光大。

  二是多样化和主旋律论。面对最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创作多样化的文艺作品,才能适应这种需要。解放区文艺的成功实践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今天,随着文艺服务对象的扩大和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多样化的文艺创作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而在这多样化的广阔背景上,最受人们欢迎的,社会影响最大的仍然是主旋律优秀作品。“五个一”工程奖、“百花”、“金鸡”奖、“茅盾”、“鲁迅”、“曹禺”、“飞天”奖等众多获奖作品,大部分也仍然是深受群众欢迎而且市场前景看好的作品。所以提倡主旋律作品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生活的主旋律,是时代审美风尚的主旋律和人们审美趣味的主旋律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在一个社会生活和精神价值分崩离析的时代,主旋律缺乏生存的条件,而在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向上的时代生活中,主旋律的弘扬和唱响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由《讲话》延伸到今天,“都是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进需求的作品,都是隽永艺术魅力与现实社会进步相结合的结晶,都是文学艺术家们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为时代和生活深刻感召的产物。”

  三是普及与提高论。毛泽东在《讲话》中不仅深刻地分析了人民群众对文学艺术的多重需要,而且结合群众的自身条件和现实斗争的特殊情况,更关心他们现实的“第一步需要”,并且论述了第一步需要和第二步需要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今天在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普及与提高的科学观点,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继承这份遗产,我们既要用通俗的“初级的文艺”来做好文艺的普及工作,同时,在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和审美能力逐步增强的情况下,更应该高度重视用“高级的文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通俗而高雅的各种形式来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担当起先进文化建设领航者的责任。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座宝库。深入发掘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沿着《讲话》开辟的道路建设与时俱进的新世纪文艺,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作者: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