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
史料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料档案  > 列表

浅议延安时期的王实味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40551

  李红梅

  一

  王实味,原名叔翰,1906年生,河南省潢川人,曾用过诗薇、石巍等笔名。1926年加入共产党,北大肄业。肄业前与党失去联系。

  王实味天资聪颖,学生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并翻译小说。1937年,王实味在开封重新入党后于10月奔赴延安,分配在陕北公学任第七队队长,后又在鲁艺当教员,不久被张闻天指名调到马列主义学院编译室,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翻译工作,是一个有成就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

  1941年7月,马列主义学院改组为马列研究院,不久又改为中央研究院。王实味在中央研究院中国文艺研究室,任特别研究员。

  王实味是延安时期最受争议的知识分子。1942年3月13日和23日,《解放日报》分两期刊登了他的杂文《野百合花》。3月15日出版的《谷雨》第一卷第四期,发表了他写的《政治家·艺术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各方面的争议。3月23日起,王实味又在中央研究院的墙报《矢与的》上连续发表了《我对罗迈同志在整风检工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批评》、《零感两则》、《答李宇超、梅洛两同志》等3篇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王实味对自己看到并感到不满的现象提出批评。

  王实味从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的观点出发,一味夸大事实,用冷嘲热讽的语言把一些机关在节假日组织的文艺晚会,说成“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指责其与“当前的现实”“不太和谐”;把干部待遇上的某些差别,夸大为“衣分三色,食分五等”,说延安有“干部服小厨房阶层”;把战争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偶尔发生的事情,说成青年学生一天只得到两餐稀粥,“害病的同志得不到一口汤”;把个别干部的某些官僚主义,说成“到处乌鸦一般黑”,“下对上感觉他们是异类”,在延安生活里缺少“人对人的同情心”。他还把政治和艺术对立起来,说什么艺术家的主要任务是“揭露一切肮脏和黑暗。”

  王实味从极端主义出发,用错误的方法,夸张的语言批评党的领导人及当时延安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很大的混乱。《矢与的》墙报曾轰动延安。毛泽东在一天晚上也来到中央研究院,用马灯和火把作为照明工具,看了《矢与的》墙报。毛泽东看过后说:思想斗争有了目标了,这也是有的放矢嘛。

  王实味的这些言论,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国民党当局把王实味等人的文章编印成《关于〈野百合花〉及其它》的小册子,到处散发,并在所加按语中说:“中共……歌颂延安是革命圣地……然而……在陕北,贪污、腐化、首长路线、派系交哄,‘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情形之下,使为了抗日号召跑向陕北的青年大失所望,更使许多共产党员感到前途没落的悲愁。”国民党的刊物,以此为依据,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

  王实味的错误言论在延安受到批评。1942年3月31日,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近来颇有些人要求绝对平均,但这是一种幻想,不能实现的。我们工作制度中确有许多缺点,应加以改革,但如果要求绝对平均,则不但现在,将来也是办不到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应该拒绝。”毛泽东强调说:“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只有这种态度,才对团结有利。冷嘲暗箭,则是一种销蚀剂,是对团结不利的。”

  中央研究院也于5月27日至6月11日召开316天全院座谈会,纠正极端民主化偏向。会议初期,大部分同志把王实味的问题作为思想问题予以批评。但到了第5天,对王实味的批评渐渐转向政治方面,认为王实味不仅思想上有错误,政治上有更严重的错误。在不停地揭发批判中,有人指证,王实味1930年在上海曾与托派分子王文元(凡西)、陈清晨(其冒)有来往,并帮助他们翻译过托洛茨基《自传》中的两章等。这样王实味被扣上了“托派思想”的帽子。把王实味与成全、王里夫妇,潘芳和宗铮夫妇的友好往来,说成是托派关系,“托派组织活动”,并认定他们为“反党五人集团”。至此,王实味问题成为敌我问题。

  1942年10月23日,中央研究院党委作出了开除王实味党籍的决定。1943年4月1日,康生下命将王实味逮捕。

  王实味被捕后,一直关押在延安。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王实味随社会部转移到了山西,被关押在兴县。7月1日,晋绥公安总局军讯科将王实味秘密处决,尸体被弃置于一眼枯井后填埋。王实味被处决时有三顶帽子:“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反党五人集团头头”。

  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戴在王实味头上的三顶帽子先后被摘除。198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否定了“反党五人集团”的存在;1986年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在编辑的《毛泽东著作选读》的注释486页中说:“关于王实味‘是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一事,据查,不能成立”;1991年2月7日,公安部对“托派问题”的结论予以纠正,并为王实味平反昭雪。           

  王实味是在战争环境下被匆忙处死的,并没经过中央的批准。毛泽东进京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并深感惋惜。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

 


上一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