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
忆党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忆党史  > 列表

余显斌 | 一张炕桌的历史过往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发布时间: 2021-11-04 10:37:25   浏览次数:5118


微信图片_20210609144618.png

那夜,寒风袭人,战马嘶鸣。

那夜,有大雪纷飞,千山皓皓、洁净一色的风光吗?如果有,是天地眷顾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如果没有,伟人的心中,一定有白雪如掌,片片落下;一定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色吧。

这是大西北冬季特有的景色,是号角鼙鼓一般雄浑的大西北雪里特有的景色。

这是豪放词里的世界,是铜板铁琶里的世界。

伟人在如豆的灯下,远眺窗外,千年时光,蜂拥而来,包括这雄伟的山,这奔腾的水,这遮天蔽地的飞雪,还有号角向晚的古战场,和古代英雄的拄剑长啸、弯弓射雕的雄武英姿,都一一入心,凝聚笔端。

于是,他俯身一张炕桌,挥笔疾书,中国文学史上一阙绝唱,就在陕北的一口窑洞里诞生了,它气充寰宇,势逼长天。

于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曲惊天动地的高歌横空响起,缭绕在历史的天空中,也回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声声传响,声声震荡:“北国江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窗外,寒风啸啸,战马长嘶。

窗内,文采飞扬,翰墨流淌。


那夜,是1936年的2月7日。地点,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村白育才家的窑洞里。

这张炕桌,现已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

这张炕桌,没有雕刻精美的花纹,没有优质的木材,甚至上面的油漆,也随着岁月过往的打磨,失去了色泽。

这,是当年陕北随处可见的一张炕桌。

陕北高原,冬日酷寒。

这儿一到十月后,从远方吹来的风,格外冷,格外硬,格外强劲,如刀子一般。于是,家家炕洞里会烧了火,暖烘烘的。炕上放一张炕桌,放东西,放饭菜,有时陕北婆姨也会放针线簸箩,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儿。

因此,炕桌很小,很简陋。

这一张炕桌也是这样的。整个桌子,半米见方,木制已隐隐泛白,显示出时间的沧桑。桌面四沿向外延伸,下面有抽屉,便于放东西。整张桌子显得朴素,随意,如未经精雕细刻的璞玉。唯一的装饰,大概就是桌下两边的铜饰吧。

桌不大,也不高,粗拙简朴,一如大西北的山水,一如承载着历史的大西北的高天厚土,一如养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

伟人远去,炕桌仍在。

时光流逝,精神长存。

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站在这张炕桌前,一时,我有着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站在这张炕桌前,让人不敢相信,那首响彻历史天空的《沁园春.雪》,竟然是在这张桌子上诞生的;让人更难以想象的是,主席那样高大的身躯,当时是如何坐在这张小小的桌前,提笔,铺纸,写下那首千古绝唱的。

那一刻,他的心里一定是波澜起伏的。

那一刻,他的目光一定是坚定深邃的。

带着那支百战健儿,走下井冈山,翻过雪山,踏过草地,走到陕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时,红军,还处于困境中,处于艰难中,缺衣少食,举步维艰。可是,一代伟人,早已在飞雪漫天中,听到了春草发芽的声音,听到了花朵萌发的声音,听到了春潮荡漾的声音。

他的感情是细腻的,因此,才能在寒气如刀中,感到春天的生机。

他的感情是激昂的,因此,才会如黄河洞穿壶口,汩汩滔滔,一泻千里。

更一泻千里的,是他的革命豪情,他的乐观情怀,他的革命必胜的信念,于是,落在这张炕桌的纸上,才会化为慷慨的号角,高亢的战歌,才有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他歌颂红军将士,歌颂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他歌颂久远的华夏历史,更歌颂烽火硝烟里的现代英雄。

他相信,他们,将会让一个古老的国家走出困境,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这些,历史可以作证,这张炕桌可以作证。


伟人挥别,走向东征的硝烟,走向抗日的岁月,走向更远的时间和空间。此后,白育才老人再也舍不得用这张炕桌了。他可能不知道这张炕桌的文化价值,不理解它在中国诗词中的地位。

他这样做,纯粹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尊敬和爱戴。

这张桌子,也因此才得以幸运地保存下来,于1972年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也因此很幸运地能面对着这张桌子,面对着一段远去的历史。

时光,弹指一挥,已过去了八十多年。八十多年,伟人经历的那种艰辛跋涉,那种艰难生活,早已一去不复返。可是,这张炕桌仍在,仍用一首诗词的方式,在告诉我们,告诉一个个从盛世如花中走来的人,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我们繁荣昌盛的日子是如何实现的。

这,也是一种回望。

回望伟人的背影,我们知道,有一种党性叫无私。

回望伟人的足迹,我们理解,有一种高尚叫心怀天下。

回望伟人走过的路,我们懂得,有一种人格叫伟大。

我们需要回望,继承,发扬,这样,才不负年华,不负初心,不负老一辈的艰辛付出,不负历史赋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