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博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博要闻  > 列表

“特殊一课”——杜军民同志文物捐赠仪式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举行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1260


微信图片_20201217164058.jpg

双节假期第三天,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战士杜军民的儿子杜建忠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序厅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上了“特殊一课”。 

2.jpg

 杜建忠讲述毛毯背后的故事

杜军民,1928年出生于陕北米脂县印斗乡碾侧沟村。1946年夏,18岁的杜军民和16岁的弟弟杜俢纯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征兵号召,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镇川镇集结整训后,杜军民被分配到延安边区警备纵队三中队,承担边区各军工军需部门的警备警戒任务,杜俢纯被分配到西北野战军做卫生员。同年冬天,上级将延安军需毛织厂生产的一块毛毯发给杜军民和战友御寒。1947年3月12日,警备纵队护送军工军需厂撤离延安后,集结南下,配合主力部队取得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胜利。1948年,18岁的杜修纯在宜川瓦子街战役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杜军民怀揣弟弟遗愿,带着对弟弟的不舍和思念,继续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杜军民随身携带这块陪伴他亲历光复延安、和平解放西安等辉煌时刻的毛毯,往返于西安至丹东的铁路线上,为前线押送物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杜军民同志将毛毯交给母亲刘培英使用,直至1985年去世。刘培英老人本没有名字,一直被称作杜刘氏。后来,部队为感谢她给革命培养了两位英雄,为其起名刘培英,她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3.jpg

时隔73年,这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和凝聚杜家三代家国情怀的毛毯,又回到了延安。这块毛毯是当时延安军需毛织厂生产的最新样式,长190cm、宽130cm、厚0.8cm,重2.5kg,底色为黄土色,正、反面各织有陕北枣红色五角星和红花蜜蜂图案,寓意着黄土高原上,红色革命的伟大时代。毛毯颜色鲜亮,制作精良,真实的记录了陕甘宁边区纺织工业制造水平,为我们研究考证延安时期的工业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4.jpg

上午9时,延安革命纪念馆隆重举行杜军民同志文物捐赠仪式。杜军民的儿子杜建忠先生、儿媳王毅兰女士,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茆梅芳,保管部主任任红以及百余位游客参加了捐赠仪式,仪式由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杜梅主持。 

5.jpg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战士杜军民

6.jpg

7.jpg

8.jpg

仪式上,杜建忠、王毅兰夫妇向延安革命纪念馆捐赠了杜军民使用过的毛毯、照片、胸章等4件文物。延安革命纪念馆保管部主任任红为杜建忠、王毅兰女士夫妇颁发了收藏证书。

9.jpg

10.jpg

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茆梅芳发表讲话,感谢杜建忠、王毅兰夫妇捐赠毛毯的义举,表示我们将做好革命文物的珍藏、保管、研究、宣传工作,切实发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作用。同时,她指出:革命文物作为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历程,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因为有了像杜修纯这样的民族英雄,有了像杜军民这样的时代先锋,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今天,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608196191243072364.jpg

来自宁夏的周晓丹、姚闫梦婷表示我们非常有幸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参与了文物捐赠仪式。革命后代杜建忠先生现场讲述的杜家三代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英勇奋斗故事,对我们来说是“特殊一课”。这不仅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更让我们有机会去真切地触摸历史,感受历史,使我们这次红色之旅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