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博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博要闻  > 列表

我眼里的纪念馆文博人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1073

我眼里的纪念馆文博人

        我的二姨李秀梅是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她家中有一幅给周总理讲解的照片让我一直印象深刻。1973年6月9日周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回延安参观,在杨家岭旧址的讲解过程中二姨和同事们唱了陕北民歌,还一起表演了《拥军秧歌》《兄妹开荒》等节目,客人们看后热烈鼓掌,十分高兴,总理称赞二姨“讲解灵活,自然大方”并邀请她参加晚宴,这件事情是二姨一辈子的骄傲,也激励她在工作中更加努力进取、不断前进。

       二姨家里有好多手写的笔记、手抄剪报资料和手绘的旧址参观路线图,那一页页的采访稿和学习资料都记录了她讲述延安革命史的往事。二姨讲解时的非凡魅力和努力勤奋对儿时的我影响很大,老一代讲解员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了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扎实的讲唱跳基本功,是优秀的延安故事讲述者和延安精神传承者。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延安文博人,我觉得向二姨这样的老一代讲解员学习,就是对“最美文博人”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1_副本.jpg


       二姨和纪念馆同事们对待文物的深厚感情也让年幼的我深受震撼。1977年7年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侵袭了延安,因纪念馆所处地势较低,故受灾严重,陈列展馆全部被水浸泡,原展出1700多件文物就有205件遭到严重损坏。王家坪旧址水深达7米,围墙冲毁,被水冲走损坏的展出文物达129件。二姨常常回忆说馆里的同志们顾不上抢救自己家里的东西,都跑到馆里和旧址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了,大家努力抢救文物资料,努力减少损失,努力做好文物修复保护和灾后重建工作,经过27天的救灾奋战,在85个单位的支援下,一个月后,纪念馆陈展又再次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和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场抗洪抢险中,延安文博人舍小家为大家,抢救保护文物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就是对延安精神的最好诠释,也让我感受到文博人内心蕴藏的强大精神力量。


2_副本.jpg


       后来,又有不少文博人不时感染和影响着我,催我奋勇前进,身体力行讲好延安故事,传承好延安精神。

      2012年我跟随米世同和赵芳珍老师做西北局陈展工作,他们俩都是纪念馆的老前辈,每次讨论陈展大纲,都会提前半小时到会议室仔细核对年代、人物照片等信息。一次我们去照金考察,70多岁的他们不顾山区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和山高坡陡,和我们一起爬上山顶查看旧址原貌采集资料。照金薛家寨上下几千个台阶,来回四个半小时,累了就在台阶上坐下给我们讲革命历史,回到酒店来不及休息就马上整理资料。

      还记得我们一同去北京汇报陈列大纲,八月的北京十分酷热,为了方便就近汇报,米老师提出住环境简陋没有空调卫生间的小招待所,在那样的条件下,对于一位耄耋之年的人而言着实不易。在西北局纪念馆陈展工作中,正是延安冬天最冷的时候,新馆没有暖气,工人还在做最后的喷绘制作工作,米老师和赵老师带着口罩,穿着棉衣和工人一起在展厅布展,每一件文物的摆放和清洁,赵芳珍老师都亲自动手,尤其是在展馆文物的安排和细节处理上,她更是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因为温度太低,连续工作强度太大加之馆内喷绘过敏赵老师发烧咳嗽,可是她打完吊瓶后又继续回来工作。

      在纪念馆开馆时她的爱人骨折了在医院做手术,她为了不影响开馆工作,手术后马上赶回纪念馆进行布展工作,同时为了丰富馆藏文物的内涵,真实反映西北革命的那一段历史,她和家人商量把自己家里精心珍藏的传家宝“二枚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捐赠出来,让这些革命文物在印证历史、传承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让我再次感受到文博人对于文博事业的坚守与执着,奉献和热爱,她践行了一名纪念馆老文博人的初心和使命。


3_副本.jpg


      革命文物主要来自征集,它是纪念馆赖以生存的支柱,只有重视革命文物的征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文物,才能更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社会效益。2015年5月我和纪念馆霍静莲馆长一起去北京征集文物,她为了这件文物已经奔波了一年之久,最终霍馆长的热情、真诚以及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黄少南大校,让他把珍藏了几十年的毛泽东亲笔题词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奖状捐赠了出来。

       文物不说话,但它们能读懂一个资深文博人的良苦用心。我想,只有真心热爱文博事业,深知文物征集工作的艰难和重要性,才会锲而不舍地去征集文物,保护文物。在和霍馆长一起工作的日子里她经常在包里放着书,在动车上,飞机上看书学习,她告诉我,做为文博工作者,一定要多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一定要认真严谨,才能真正的讲好延安时期的革命故事。


4_副本.jpg

5_副本.jpg


       二姨、米老师、赵老师和霍馆长这些老一代纪念馆文博人,不仅教会我很多专业知识,还教会我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之心,时时感动着我,鞭策着我,让我立足本职工作,不断追求,砥砺奋进。我要像他们一样,扎实工作,深入研究,无私奉献,让延安精神永远放射出时代的光芒。


6_副本.jpg


      2017年9月,我邀请纪念馆杜梅主任到南泥湾培训新招聘的讲解员,她每天往返100多公里,到了展厅一站就是一整天,中午也不休息还要单独给讲解员辅导基本功,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悉心指导,逐字逐句的帮她们理解讲解词并纠正每个动作态势,严厉中透着爱护,透着对新人的期盼。在后期还多次组织纪念馆宣教部和南泥湾讲解员一起进行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她对我说:喜欢这个工作,就不怕累和辛苦,因为累和辛苦带来的是一种快乐。”是啊,我们每一个文博人都坚守着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全身心的投入,不怕苦,不怕累。


7_副本.jpg

8_副本.jpg


      2019年5月我在北京机场遇到了纪念馆茆梅芳馆长,看到她坐在登机口的长椅上吃面包,身边放着一些文物资料,原来她是利用周末时间去北京采访,征集文物,因为采访时间紧来不及吃饭就直接赶到了机场。鲁艺文艺馆开馆前她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10万多字的讲解词和2000多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她都十分熟悉,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高度敬业的工作责任感,实在是令人敬佩。


9_副本.jpg


       从她们身上,让我认识到文物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对文博工作的热爱,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是我们的责任,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一环。我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责任,把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好传统、好作风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讲好延安的红色故事,将延安红色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延安文博人。

      择一事,钟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新时代的延安文博人更要勇于担当历史责任,扎扎实实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做好,始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始终坚守文博人的初心使命,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勇担重任、敢于拼搏为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做出自己的贡献。


1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