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
史料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料档案  > 列表

解放区文艺展览会综述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1253

  赵  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先后举办过近200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展览会。这些展览会真实反映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生产建设成就,紧密配合了当时的革命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各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深入战斗生产第一线,在创作出反映解放区斗争生活的大量优秀文艺作品的基础上,共举办文艺主题的展览会56个,在解放区军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功地实践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新民主主义斗争服务的要求,对解放区的斗争事业和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各个解放区举办的文艺主题展览会,地域分布如下:陕甘宁地区31个,晋绥地区4个,晋察冀地区6个,晋冀鲁豫地区7个,山东地区2个,东北地区6个;按时期划分,抗日战争时期共计41个,解放战争时期共计15个。

  文艺主题展览会的类型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如“九·一八”事变周年纪念、“七·七”事变周年纪念等,都要举办大型的文艺展览会;二是重要节日庆祝活动,如新年元旦、旧历春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抗日战争胜利日等,也有例行的文艺展览;三是文艺机构、文艺团体的周年纪念和工作成绩汇报展览,如鲁迅艺术文学院曾多次在学院成立纪念日举办成绩展览会;四是个人文艺作品展,如1942年5月摄影记者郑景康同志举办的个人影展,1943年3月木刻家刘岘同志举办的个人木刻展;五是大型综合性文艺专场展览,如晋察冀解放区举办历时一周的边区艺术节,组织了大规模的艺术展览会;六是配合解放区重大活动推出的文艺专题展览会,如1941年7月,鲁迅艺术文学院和鲁艺木刻工厂为庆祝晋冀鲁豫解放区临时参议会召开举行了绘画展览和木刻展览;七是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插进敌后、扎根群众所展开的数量众多的规模小、流动性强的文艺主题展览会,这类展览会占到当时所举办的文艺展览会总数的六成以上;八是国际友人和来自抗战后方的民主人士在解放区举办的文艺主题展览会,如印度援华救护队成员巴士华先生在参加百团大战期间拍摄的战地照片500余幅,在寄回印度宣传之前于延安文化俱乐部先行展览,1940年10月,从晋西北抗战前线战地写生归来的沈逸千等先生,在延安文化俱乐部和新市场民众教育馆、市商会等处向延安军民展览了反映晋西北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中军民抗战情形、边区的新建设及生活等内容的战地写生画百余件。

  文艺展览会不仅是在战争环境,而且是在物质条件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举办的。展览会场地只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大多数是利用政府礼堂、俱乐部、民众教育馆、学校课堂、图书馆和机关窑洞等场所举办。如1945年7月陕甘宁边区独一旅绥德战力剧社美术组为宣传保卫边区,创作了70余幅连环画,分别在马蹄沟、周家■、绥德的街头和窑洞展览,吸引了万余名观众。有的文艺展览会在街头巷尾露天举行或是在临时搭就的席棚中布置展览。1939年4月由军委政治部演剧第三队主办的美术展览会,即是在延安鼓楼街头进行,观者颇多。1946年11月联政宣传部举办的战士画展览会,就借延安南关民众教育馆周围墙壁展出。更多的文艺展览会则是利用庙会、集市、骡马大会的时机,组织流动展览。如北京远郊的妙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旧历四月初一和十五,都举行盛大的庙会,各地香客远道前来赶会,1944年5月该地被我军收复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1945年的庙会上举行大规模的新闻照片展览会,并且散发传单,演出话剧,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

  举办展览会是解放区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文艺展览会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各解放区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39年5月,鲁迅艺术学院为庆祝成立一周年举办盛大的成绩展览会,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均莅临指导和讲演,对鲁艺今后的工作指示颇详。”①1942年春节期间,延安美协举办了针对解放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等弊病的讽刺画展,在解放区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和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莅临会场参观,对漫画作者蔡若虹、张谔、华君武三位同志予以赞扬,充分肯定了他们运用美术的武器来做自我批评的大胆创举,并且勉励他们继续努力。毛泽东还电话通知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前来参观,“印象均甚良好。”②在其它解放区举办的大型文艺展览会中,负责同志也都予以了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解放区所举办的文艺展览会,其展品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美术方面有木刻、石刻、漫画、摄影照片、彩画、布画、舞台模型、工艺美术、雕塑、战地写生画、连环画、壁画、素描、剪纸、贴画、画像、建筑设计、图案设计(封面、徽章、旗帜之类)等数十种之多;曲艺方面有歌谣、戏剧、杂技、秧歌、皮影戏等多种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既有继承民间文艺传统的一面,同时又在题材上推陈出新,积极反映工农兵在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环境中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展示他们的愿望,代表他们的利益,使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沿着科学民族大众的方向前进,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在鲁艺成立二周年纪念展览会和延安文教展览会上展出的美术作品,创作者绝大多数运用年画、剪纸、贴画等民族艺术形式创作,反映的主题却是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如“揭地纺线织布驮盐放哨识字变工合作社等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渗透成为新剪纸和年画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又得着新艺术的增补”,使作品富有民间情趣和地方特色,开创出民族艺术的新风,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结合。这些简洁明快、浅显易懂的文艺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各解放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举办这些文艺主题展览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拍摄战地照片,摄影工作者亲临战场,随主攻部队冒着硝烟奋勇突进,“从冲锋、爬城、建立城头阵地,向城内敌人压缩以至俘虏缴械等紧张场景,都一一收入镜头。”③战斗结束后,他们放弃休息,连夜把底片冲晒成照片,发到部队轮流展览。这些来自战斗一线、真实记录解放区战争场景的珍贵照片深受军民欢迎。1946年12月,陕甘宁边区城川驻军办事处和民族学院联合举行画展。为了筹备好这次在蒙古族聚居区举行的以反映人民军队抗战业绩和军民鱼水情深为主题的文艺展览活动,鲁艺美术系的同志赶制了大量作品。有的美术工作者“不辞辛苦,日夜不歇的画,在一礼拜内,每天要赶制二、三十幅”,④最终保证了展览的圆满成功,使当地蒙民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认识。

  文艺展览会的众多展品中有不少作品是由战士、学生、农民、工人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下业余创作的,一批农民和战士艺术家由此开始成长起来。创作者队伍的日益壮大是解放区文艺事业欣欣向荣的标志,象征着文艺已经走出狭小的空间,生长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文艺展览会的展品充分体现出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展方向。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创作者的艺术风格在反映时代变迁、关注民众生活时发生了可喜的转变。1946年7月,晋绥解放区文联举办木刻剪纸展览会,其中展出的延安作品大多是鲁艺木刻家在整风运动后创作的。著名木刻家力群同志的参展作品表明:“在四二年整风后作者有很大进步,最显著的是在整风前作品如《饮》等虽曾受到国内木刻界欢迎,《女孩像》在苏联展览时亦博得好评,但这些作品偏重技术。整风后作品如《丰衣足食》、《小姑贤》插图等,则已注意内容,而且画面更趋明快,使群众易于接受。”⑤1944年底,陕甘宁边区举办规模空前的边区建设展览会和文教展览会。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出反映边区各方面建设成就的大量文艺作品,为这两次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放日报》评论说:“如果说整风之前的美术工作还大半是漂浮在实际生活的上面,而且活动的并不广泛,那么整风之后,我们的美术工作是深入在实际当中,和边区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而且更加把阵营给扩大了。这只要看最近的文教展览会和边区建设展览会的情形就可以得到明确的回答。”“从作品数量的惊人,美术工作者被动员的人数之广大,反映内容之宽阔,和实际生活的紧密的联系,以及参观者的众多等等方面来看,出现在这次边区建设展览会上的美术作品真是空前的。”事实证明边区美术工作“这两年它所走的方向是一个新的方向,是面向工农兵的方向。”它的发展进步代表着解放区文艺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具体回答。”⑥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创作出了大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精品。这些代表新民主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食粮最终被解放区军民所认可和接受,有效地发挥了广泛社会政治动员的作用,鼓舞着解放区军民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

  每次文艺展览会都吸引着众多观众前往参观学习。鲁迅艺术文学院举办纪念“九·一八”作品展览会,“是日前往参观者达三千人之多,络绎不绝,直至天晚,尚不断有人前往,充分说明抗战艺术已深入到广大的群众中去了。”⑦1942年春节期间陕甘宁边区美协举办的讽刺画展,“可谓对症下药,切中要害,妙笔横出,针砭备至,参观同志,无不同声称快,流连欣赏。海员前辈朱老宝庭同志在看后对张谔同志等大加赞扬,并列举若干不良现象与具体故事,要求画家画出展览,教育大家。”⑧开展当天,即引起轰动,前往参观者不下千余人。“去看讽刺画展的人很多,展览室里,拥拥挤挤,说说笑笑,空气十分活跃。”⑨教育效果非常显著。1943年4月,120师政治部摄影科主持的流动摄影展览也是观众如潮。几位老乡说,他们“虽然看了四次,还是看不厌,他们喜欢看毛主席笑嘻嘻的照片,喜欢看贺司令的像。”由于观众太多,展览只好延期一天。1946年11月,由联政宣传部主办的八路军战士画街头展览也深受群众欢迎。展览期间,“两天五次警报,警报刚解除人们又拥着来看画。”10东北画报社1948年9月举行巡回照片展览,17天时间观众达26000多人。在白城子展览时,有从二三百里外赶来参观的。有个由蒙古来的同志说:“若不来白城子看这个展览会,简直是个损失,希望今后能到内蒙去展览。”11由此可见文艺展览会在解放区军民中受欢迎的程度。

  文艺展览会的举办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革命斗志和工作热情,坚定了争取革命胜利的信念。1942年10月,晋绥军区政治部、晋西美术工厂和延安总政电影团配合临时参议会开幕,分批举行照片及美术展览。“除参议员、大会来宾及职员外,即数十里内之机关团体人员亦赶来参观。每日均甚拥挤,参观者前后达千余人。对各项展览,皆有好评。”观众对展出的延安各种建设成就赞叹不已。敌占区赵参议员说:“看到延安之数年间建设的伟大成绩,使我们非常感动,更相信抗战的必然胜利,和战后必能建设一个独立、自由与繁荣的新中国!”12文艺主题展览会的举办也带动了当地新民主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1946年春节,东北文工团在海龙举办延安木刻展览会,使群众通过展品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美好社会。当地青年美术爱好者看后,“觉得唯有这样表现的艺术,才是大众的。”随即发起成立前哨青年美术学习会。晋察冀解放区美协于1941年7月组织美术作品到反扫荡斗争最艰苦的地区做巡回展览,在冀中地区活动了三个月时间,展出30余次,观众达五万余人。这次流动展览,“不但提高了冀中一般人对美术的认识,而且提高了他们欣赏美术的能力和爱好,特别鼓舞了冀中美术工作者。”在流动展览中,延安和冀中的美术工作者交换并总结坚持敌后美术工作的经验,讨论一些美术创作上的特殊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任务。“那些到会的坚持冀中平原美术工作的战士们,由此而兴奋起来了,而鼓舞起来了,他们发起号召,并开展了美术创作运动,对敌寇来了次英勇的空前大规模的歼敌战。”正如冀中文化领导人所说:“这次流动展览给冀中美运打开了僵局,冲破沉闷,冀中的美运将由美协的流动美展所传播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13解放区所举办的文艺展览会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区文艺战线努力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方针的缩影。新民主主义文化无疑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体现出的大众化品格,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历史借鉴价值。

  注  释:

  ①《鲁迅艺术学院热情庆祝周年纪念 除了举行纪念大会之外 还有成绩展览会和晚会》,载《新中华报》1939年5月16日第3版。

  ②《毛主席参观画展》,载《解放日报》1942年2月21日第4版。

  ③《前线摄影记者拍摄战斗活动某地战地照片展览观众踊跃》,载《晋察冀日报》1947年5月7日第1版。

  ④《城川的联合画展》,载《解放日报》1946年3月5日第4版。

  ⑤《介绍“木刻剪纸展览会”》,载《晋绥日报》1946年7月6日第4版。

  ⑥《从展览会看美术工作》,载《解放日报》1945年1月18日第4版。

  ⑦《鲁艺学院举行展览会》,载《新中华报》1938年9月20日第2版。

  ⑧《“讽刺画展”观者踊跃》,载《解放日报》1942年2月17日第四版。

  ⑨《看了讽刺画展之后》,载《解放日报》1942年2月19日第4版。

  10《看人民军队的画〓南关战士画吸引着观众》,载《解放日报》1946年11月16日第2版。11《画报社巡回展览新闻照片》,载《东北日报》1948年10月15日第4版。

  12《临参会大会期间举行照片美术品展览》,载《抗战日报》1942年11月14日第2版。13《边区美协——流动展览在冀中》,载《晋察冀日报》1941年11月18日第3版。

  

(作者: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