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
史料档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料档案  > 列表

简论新时期文艺如何为群众服务

来源:延安革命纪念馆 浏览次数:11157

  刘凤翥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年来,《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犹如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我国文艺工作前进的方向。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今天,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讲话》指出的文艺“基本上是一个为了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

  《讲话》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它提出并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的许多理论和政策上的问题,诸如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生活、普及与提高、思想与创作、歌颂与暴露、动机与效果、继承与革新、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中心,是一个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抓住了这个中心问题,明确指出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服务。

  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为社会的人们所创造,又为社会的人们所利用;它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产生,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进行考察,才能对有关文学艺术的各种根本问题作出科学的解答。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决定着它的根本性质和方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①,以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能够帮助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意识形态,才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才具有革命的性质。正是根据这一根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检验一个作品的好坏,要看它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从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总要求出发。他还从革命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普及与提高、歌颂与暴露、继承与创新等各方面阐述了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他指出,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说到底就是作家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做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用自己的作品“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从根本上与为少数人服务的旧文艺划清了界限。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文艺就不能为少数人所操纵,而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亦即文艺对人民的态度如何,是衡量古今中外任何作家、作品的重要尺度。〖HT〗从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水浒传》所揭示的“官逼民反”的历史性主题到《红楼梦》对于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被压迫者的歌颂与同情,都证明了这个真理。但是,对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家来说,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就要求现在的作家不能象以往的进步作家那样,最多只是满足于对于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的怜悯和同情,而必须使自己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一个根本的变化,成为人民群众的忠实儿子和勇敢战士,把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化为自己艺术作品的内在血肉和灵魂,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光辉贯彻艺术创作的每个环节,从而使自己的创作真正为人民大众所需要、所利用,起到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作用。那么,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应属于此种状况。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在文艺领域内,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根脉,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面对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系统总结80年来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带领人民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献。当然,也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这就明确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艺工作,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

  二、实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途径

  如何才能实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呢?

  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新审视《讲话》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实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途径,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

  文艺与时代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文艺的消失与兴衰,关系到它对历史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门类意识形成的东西,必须随着“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③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才能不断地发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而不是成为与时代脱节甚至阻碍历史前进的东西。毛泽东同志把这一原理运用到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上,在《讲话》中明确要求革命文艺必须始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革命作家“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并发出了革命文艺要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号召。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对文艺的需要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艺工作要实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根本方向,必须研究并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要,与时俱进,坚持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

  第二、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一方面,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好的文艺作品。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实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根本目标,革命文艺工作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创作道路,要参加人民群众火热斗争的实践。他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而人民群众则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火热斗争生活中去,才能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做群众的忠实代言人”;只有在火热斗争生活中,才能直接去“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他们的面貌和他们的心理”;只有和人民群众一起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人民群众身上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从而创作出洋溢时代精神、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作品。从这种意义上说,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是革命文艺工作者唯一正确的创作道路。

  另一方面,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充分发挥文艺工作的社会效益,文艺工作者就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必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宣传自己的作品,否则,即使有了好的文艺作品,也发挥不了应起的作用。最近,一些地区组织的文化活动“三下乡”及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祖国各地演出等活动的开展,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必须进行主观世界的改造

  既然文艺要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描写他们的斗争和生活,表现他们的愿望、要求和理想,做他们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言人,当然就首先有一个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兵群众的结合问题。这是一个自“五四”运动以来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与广大工农兵群众在思想感情上完全一致起来。但是,当时由国统区来到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比较浓厚的小资产阶级习气,他们中的大多数,无论就其出身还是就其所受教育来看,世界观还基本上是小资产阶级的。他们人虽然到了解放区,但在思想感情上同工农兵还相当有隔膜,不少人甚至存在着轻视工农兵的倾向。因此,要使他们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起来,首先就有一个转变立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工作者思想改造的主张,就是针对这种具体情况提出来的。他主张,文艺工作者要投身到工农兵的火热斗争中去,学习社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一边来,移到无产阶级一边来,从而在思想感情上与他们打成一片,实现与他们的结合。这一切无疑都是正确的。实践证明,由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正确地贯彻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改造思想的主张,基本上解决了与工农兵群众的结合问题,革命文艺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在艺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在广大群众中所赢得的声誉,也正是基于此点。

  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对文艺工作者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依然十分重视。改革开放后,根据新的时代特征,邓小平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事物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④而只有人民,才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才能给他们以教育和营养。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意见,指出了在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途径和必要性。这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讲话》的基本原理的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文艺工作在内,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抓紧主观世界的改造,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了21世纪,我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细微的内心世界到风俗习惯,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艺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就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认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群众,特别是与他们之中的先进分子声息相同。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诱惑,文艺工作者切不可掉进钱眼而忘掉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世界观改造的任务愈发繁重和迫切。

  第四、必须在“满足”与“引导”两个方面下功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群众文化生活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步入小康社会,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他们采取各种形式兴办文化事业,群众的文化活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由于受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思想的影响,一些宣传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庸俗低下、腐朽没落的文化垃圾死灰复燃。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要使文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既要创造出更好的文艺作品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又要通过强有力的工作进行引导。如果放弃引导,消极地去“满足”群众,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就会泛滥,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事业就要受到损害。

  社会主义生产,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在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好之前,他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往往被压抑着、掩盖着。近几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普遍高涨。这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它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新觉醒。我们一定要克服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错误认识,尽最大努力去做好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工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并不等于满足群众的任何要求。因为群众文化趣味有雅俗、高下之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只能满足那些高尚的、健康的、正当的趣味。对于那些低俗颓废的趣味,非但不能满足,还要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予以纠正和引导。我们知道,文化艺术是能改变人的思想、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健康的文化艺术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则会降低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我们的国家由于存在着特殊的经历,使得这种“引导”的责任十分重大。一方面,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而来的,封建思想文化根深蒂固,宣传等级观念、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还很有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全面实行,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渗透到了我们社会中,宣传金钱、暴力、色情等的文艺糟粕也同样很有市场。对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有害东西,我们无疑要坚决抵制,但是,最根本、最积极、最有效的措施是积极引导。我们不仅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教育群众,使他们认清这些东西的危害,直至彻底抛弃,而且要用健康向上、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精神文化食粮去满足和引导群众,培养其性格,陶冶其心灵,提高其情趣。只有把“满足”和“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讲话》中“如何为群众”的思想,从而在文艺领域代表并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

  ②《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解放报社,第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

  ④《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会上的祝词》。

 

 (作者: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元氏分院副教授)